八零年末九零年初,是太有意識,連只是喜歡綁馬尾都會被說會很難帶或叛逆的年代。小時候最常聽到長輩或同儕講我說話太直,要婉轉一點。但其實,我可能只是講了他們聽了不喜歡或擔心會造成麻煩的(實)話而已。
比方說,站在人家餐廳門口說『這家很難吃。』
是白目嗎?可能是,但也許餐廳老闆需要聽到這個實話才能進步,他也可以選擇不管我的意見,反正他是老闆,他作主。
我在成長過程中,也會聽到長輩說我『都不能被批評。』
我被教導著有意見要『關起門來說』,卻又沒有權利不接受他人的意見,這是一件很弔詭的事,但我相信這是很多人的成長歷程。
事實上,我的行為和反應和他人對我的意見觀點都只是一種反映和投射而已。長輩因為自己害怕被評斷(被說自己孩子講話很沒禮貌,不會教小孩之類的),所以阻止我說出內心的想法,我則間接接收了那樣的意識。
但同樣一句話或表達方式,在不同的人耳裡聽起來就是很多種不同的意思。
後來有了網路,是每個人都可以將想法傳達給世界的年代,也是一言一行都會被放大檢視的年代。忽然,我們覺得是自己的義務要在網路上糾正他人的看法和講話的方式,但這大多反映的,只是我們的小我想要保護自己的信念系統而已。為什麼要保護?因為舒服,因為自己的舒適圈受到了挑戰。
忽然,我們所要照顧的,不只是婆婆爺爺爸爸媽媽哥哥姊姊弟弟妹妹同事主管老婆先生小孩隔壁鄰居和餐廳老闆的心情,還有陌生人的心情。
但其實根本也沒有其他人,那些讓我們覺得不舒服的言語行為,也只是我們和某一部份的自己在拉扯而已。
All things are one.
我們可以在當下壓著自己的情緒不去多說什麼,但若是自己沒有和這些情緒和解,“討論”再多或什麼都不說結果都是一樣的,同樣的情緒都只會利用不同的事件顯現出來,直到我們學會。
半年多前,我興高采烈的分享自己設計的某個logo給一個之前教我如何投放能量的朋友看,他看了之後,講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然後說他在設計logo方面非常有經驗,問我想不想要聽他的意見。
我遲疑了一下,然後說『好。』
然後,他又再問了我一次,『妳要我的意見嗎?』
我說,『我剛不是說好了嗎?』
他說,『我再問妳一次,你要我的意見嗎?』
我有點莫名其妙,然後我換了一個回答,我說『我已經說好了,我會聽,但我會選擇我要不要接受。』
他又問。『妳沒有聽清楚我的問題,妳要聽我的意見嗎?』
我又重複了一次自己有權利選擇要不要接受,然後他又問我要不要聽他的意見,就這樣來來回回幾次後,我有點火了,我假裝冷靜說,『這個對話讓我覺得不舒服,我要走了。』但其實內心小火山在噴發。
他只是微笑,說"interesting."
我後來才發現我說『好』,只是因為過往的思維模式告訴我應該要說好,是一種討好。而他不斷的重複問我,是他已經察覺我並不是真心想要接受他的意見,而想要讓我誠實面對自己內心的感受。
講這麼多,我只是想說自從我知道自己的外在顯像都是內心狀態的投射和反映,或某個版本的自己留下的陰影,我真的找不到任何理由去要求任何人為了我的情緒去做任何的改變,也不會花時間去解釋自己。對於他人讓我不舒服的言行舉止,我大都不會往心裡去,也可以理解自己有那些感覺是從何而來。
我的能量太寶貴,生命應該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能量校準》抽書活動還有在進行喔~見置頂文章)(置入)
誠心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都可以比前一年活得更像自己,可以接受自己的各種樣貌,不管是光明還是黑暗,也能持續以愛為出發點,用溫柔的方式說出自己的真實、榮耀自己的每一個面向,好好的對待自己和所有生命 🙏。
——
💗 部落格:http://evolve.notesofjo.com
✨ 看置頂文章參加《能量校準》抽書活動(至1月29日止)
💗 加入 有意識生活 x 轉變人生 社團:分享進入理想現實的思維模式,編寫屬於自己的人生劇本,也討論能量、頻率磁場提升,還有不定期直播 💗
- 申請加入後請等待幾秒鐘,申請加入的問題 & 守則會直接出現在螢幕上等你回答和「勾選同意」。簡單審查申請是為了想要維持社團的品質,如果沒成功加入,歡迎重新申請 😊。
——
📷:Photo by Sharon Pittaway on Unsplash